未来,全球哲学或将走向跨文化共生。其一,哲学史书写应摒弃文化本质主义,转向“问题导向”的全球比较。例如,将康德的理性批判与王阳明的“心即理”并置,探究人类理性的普遍性与差异性;其二,翻译作为思想互构的引擎,需建立跨国协作网络,开发多语种哲学语料库,动态追踪概念跨文明演化;其叁,“哲学身份”将超越地域标签,在文明对话中形成流动的创造体。
里卡多·波佐(Riccardo Pozzo),意大利哲学家、汉学家。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哲学教授,国际哲学学院(IIP)副主席。研究领域为数字人文、哲学史、逻辑学、形而上学、知识论、美学等;熟悉英、法、德、荷兰、葡萄牙、西班牙等12种语言。著有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the Reflective Society(《哲学史与反思性社会》)、Kant Problema Introducción Lógica(《康德与逻辑导论中的问题》)等。
网友评论更多
950太叔哲武飞
兰格热卷日盘点:利好预期释放 期现价格小幅探涨
2025/10/25 推荐
2164倪琼博548
植物医生滨笔翱推进,上市筹备与品牌突破路径同步梳理
2025/10/24 推荐
155解璧娣诲补
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,特朗普已取消与普京的会面,“时机不对”!欧盟也对俄罗斯实施第19轮制裁
2025/10/23 不推荐